牦牛又叫西藏牛、马尾牛(尾如马尾),属哺乳纲牛科,反刍家畜,一般生长在海拔2100~6000m高寒地带。牦牛被毛浓密、粗长,内层生有细而短的绒毛,即牦牛绒(yak hair)。其颜色多为黑、深褐或黑白混色,纯白色很少。尾毛蓬生,下腹、肩、股、胁等部位均生长有稠密的长毛。牦牛身强力壮,善于爬山越岭,涉水过河,又有负重远行能力,自古以来就有“高原之舟”的称号。
牦牛是我国特有的牛种,除亚洲以外,世界其他地区都没有它的自然分布。牦牛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两麓及其延长地区。目前,全世界拥有牦牛1400余万头,我国约有1300万头,占全世界的92%以上,每头成年牦牛年产粗毛0.75~1.5kg、绒毛约0.5kg。牦牛原绒中含绒量一般为70%,含粗短毛等约为30%左右,世界上仅有亚洲九个国家出产。
1 牦牛绒的物理性能
1.1截面形态
牦牛绒与绵羊毛具有相似的组织结构,牦牛绒呈椭圆形或近似圆形,细绒毛一般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大多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而两型毛则介于绒毛与粗毛之间,具有断续的髓质层。不同细度的牦牛绒,其鳞片不明显,而且形状也不相同,细绒的鳞片形似花盆,一个叠一个的包覆于毛干上,鳞片翘角较小。皮质层较发达,由正、偏两种皮质细胞组成。正皮质细胞的结晶区较小,因而吸湿性高,吸湿膨胀率较大,而偏皮质细胞的结晶区较大,因而吸湿性小,吸湿后膨胀率降低。细绒毛没有连续髓质层,只有3.69%的断续点状髓和96.31%的无髓质层。牦牛绒的化学结构也与绵羊毛相似,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各种氨基酸的含量随饲养条件和年龄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区别。
1.2纤维细度及长度
牦牛绒的细度与长度随着生长地区和牛体上不同部位而有差异。牦牛绒最细的纤维可为7.5μm,大多数集中在30~35μm之间,平均细度在18μm左右。在细度分布中,30~40μm的纤维数量较多,而且这种细度的纤维在分梳中很难去除,致使牦牛绒的含粗毛率较高,因而在标准中规定了35μm为牦牛绒和毛的细度的界限,即35μm以下者称为绒,超过35μm者为毛,牦牛毛最粗可达100μm。牦牛身上不同细度绒的分布情况也有差异,在牦牛的背部含绒量较多,绒纤维的细度较细;牦牛的股部含绒量次之,但细度偏粗;而腹部的含绒量较少,细度则居中。就某根绒纤维而言,上、中、下段的不匀率较大,上段为暖季牧草丰盛期长成,细度稍偏粗;中段为在暖、冷过渡期长成,细度偏细;下段为冷季长成,细度较细。这种1根纤维上、中、下段细度不匀率较大的情况,反映了牦牛常年营养的供应不平衡性。牦牛绒的长度随生长地区的不同和牛身上部位的不同而长短差异较大。在同一头牦牛身上,背部的绒纤维最长,约在60mm左右,股部次之,约在31mm左右,腹部最短,通常只有26mm左右,平均长度为36mm。
1.3卷曲
牦牛绒的卷曲数量较少,而且卷曲形态不规则,纤维卷曲数为6.20个/25mm,卷曲率为22.71%,卷曲弹性率为89.43%,残留卷曲率为20.31%,卷曲弹性率则表示纤维受力后卷曲的恢复能力, 卷曲率则表示卷曲的耐久牢度。由于卷曲率与卷曲弹性率较高,所以牦牛绒的抱合力较好,其产品丰满柔软,穿着舒适。因此织物的手感,弹性和丰满度比澳毛好。
1.4摩擦性能
牦牛绒的耐磨损性比羊绒和羊毛差,但好于驼绒和海马毛。牦牛绒的逆鳞片摩擦系数与顺鳞片摩擦系数差异较大,因此缩绒性较好,仅次于70支羊毛,但好于山羊绒,用手不易撕开,成球形装也较好。
1.5比电阻
一般而言,当比电阻测试值保持在1×108~10×108Ω以下时,纤维可纺性最佳,而高10×108Ω时,则纺纱难于进行,此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比电阻数值,以增加可纺性。牦牛绒易产生静电现象,其比电阻值随着回潮率升高而降低。由于牦牛绒的静电现象较为严重,易使纤维飞散,条子发毛,纤维缠绕机件,造成断头,严重时甚至无法进行生产。牦牛绒的公定回潮率为14%,当牦牛绒的回潮率高于20%时,比电阻可降至2.5×108Ω以下,此时牦牛绒可顺利上机加工。
1.6机械性能
牦牛绒单纤维断裂强力为5.15cN,断裂伸长率为45.86%,断裂长度为15.75km。牦牛绒的吸湿规律与羊毛相似,开始吸湿时吸湿较快,而后逐渐缓慢,并达到平衡状态。牦牛绒的抗弯曲疲劳性能比羊毛和其他特种动物绒毛都要差,绒纤维在重复弯曲作用下,纤维中大分子不断被伸直、弯曲,最终会使结构逐渐松散、破坏、甚至断裂。由于人的臂部经常活动,所以牦牛绒衫的腋部常会出现破损现象。牦牛绒的颜色多为黑色、褐色、黄色、灰色,纯白色较少,其光泽在特种动物绒毛中是最差的。牦牛绒的保暖性与羊绒相当,优于绵羊毛,牦牛绒的保温率为57%。无机酸(如硫酸)和有机酸对牦牛绒的损伤程度比羊绒轻,这说明牦牛绒对酸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强酸在浓度、温度高的情况下,对其仍会造成损伤,牦牛绒耐碱性较差,仅好于羊绒,对氧化剂、还原剂的抵抗能力略好于羊绒,在化学加工中应注意处理条件,以减少牦牛绒纤维的损伤。
表1 牦牛绒的性能表
性能指标 |
描述或数值 |
纵向形态 | 表面光滑,鳞片较薄,有条状褐色色斑。 |
横截面形态 | 椭圆形或近似圆形,有色斑。 |
公定回潮率 | 14 |
密度/(g/cm3) | 1.32 |
鳞片密度(个/mm) | 100~130 |
最细细度/um | 7.5 |
平均细度/um | 18左右 |
最长长度/mm | 60左右 |
平均长度/mm | 36 |
最短长度/mm | 26左右 |
卷曲数/(个/25mm) | 6.20 |
卷曲率/% | 22.71 |
卷曲弹性率/% | 89.43 |
残留卷曲率/% | 20.31 |
断裂强力/cN | 5.15 |
断裂伸长率/% | 45.86 |
断裂长度/km | 15.75 |
保暖率/% | 57 |
2 牦牛绒的产品与用途
根据牦牛绒的性能和物理指标,可以采用毛纺精纺和粗纺纺纱系统,也可采用普梳棉纺系统(即所谓半精梳纺纱系统)。采用牦牛绒与羊毛混纺可在毛精梳纺纱系统上纺纱,用于织制精纺呢绒织物;纯纺或与羊毛混访可在粗梳纺纱糸统上纺纱,加工成毛粗纺产品或针织产品;牦牛绒纯纺或与其他纤维混纺可在棉纺普梳系统上纺纱,加工机织或针纺产品。
牦牛绒产品可分为针织和机织两大类。针织产品包括牦牛绒衫、牦牛绒内衣裤、帽子、袜子、护肩、护腰、护膝、围巾等,其成分可以是牦牛绒纯纺或是牦牛绒与棉、毛、丝、罗布麻、远红外纤维混纺,该类产品具有手感柔软、保暖性强、色泽素雅、款式大方、高档典雅等特点,有的产品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机织产品又可分为毛型和棉型两类,毛型又有精纺和粗纺产品之分。精纺产品有牦牛绒与棉或与丝、化纤等混纺,加工成衬衫、西服等的面料。牦牛绒与羊毛、绵羊绒或毛型化纤可加工成牦牛绒混纺精纺呢绒面料。与毛混纺粗纺呢绒有牦牛绒混纺花呢、人字花呢、牦牛绒混纺大衣呢、顺毛大衣呢、仿拷花大衣呢、短顺毛大衣呢、牦牛毛猎装呢、牦牛绒毛毯(如混纺游客毯、混纺彩格毯、混纺提花毯、雪花素毯、立绒毯等)、牦牛毛长毛绒、毛锦毡毯等。牦牛绒织物手感柔软、滑糯、温暖,风格粗犷、绒面丰满、色泽暗淡而单调,多为驼色、黄灰、深红等颜色。
3 小结
牦牛绒手感柔软、蓬松、温暖,是珍贵的特种动物纤维纺织原料。由于牦牛绒开发利用的历史较短,还应加大开发应用的力度,更好、更有效地利用这一珍贵的纺织资源。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今后牦牛绒产品开发的方向应是高混比、高档次、深加工。
来源: 中国纺织网
资讯排行
-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向“新”
- 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启升:为美好生活创新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武汉时装周之今日非遗,变化中的新生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左拉时装:以五大风格系列解读2024秋冬时尚趋势
- 中国纺联启动《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标准编制工作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