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棉不划算,棉农积极性受挫
生意社9月18日讯 “种棉不划算,今年我将10亩棉花改种了粮食和中草药,明年还要减少种棉面积。”9月12日一早,临清市金赫庄镇代庄村的李茂坤,看着他的16亩棉田,对记者说了这番话。李茂坤种棉已有30年,去年他有16亩的高产创建示范田和10亩的普通棉田,今年减少了10亩。
李茂坤说,代庄村原是远近有名的棉花种植专业村,但如今原有的棉田已被大片玉米取代。
临清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和山东省棉花出口基地。由于棉花收购价格持续走低,棉农植棉积极性也逐年降低。据临清市棉花多种经营办公室的统计显示:2012年临清市植棉面积18万亩,较去年减少4.5万亩。由于目前棉花市场供需状况公布渠道不畅,棉农无法准确预测棉花价格及市场行情,大部分持观望态度,只能屯棉惜售,等待价格上扬。
“现在种棉费时费力又费工,还不挣钱。”李茂坤算了一笔效益账:种棉,亩产籽棉约500斤,按高价每斤4元计,亩收入2000元;而耕地、播种、农资、采摘等各项成本算起来,一亩地成本投入1355元,亩纯收入只有600多元。而种粮,小麦、玉米按亩产900斤算,加上补贴,一年的总收入约2000元,除去成本500元,效益与种棉差不多。“但问题是,种粮可以机械化,不影响外出打工。种棉花,打药、整枝、采摘等,费力费时,棉价还总是起伏不定。若没有16亩高产创建示范田撑着,我种棉效益不及种粮。”他家的高产创建示范田,去年亩产550斤籽棉,比普通棉田高几十斤。
李茂坤说去年因为儿子买房,他忍痛割爱,以每斤3.6元的低价卖掉1.2万斤籽棉,还有1000多斤留在家中。棉花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价太低。他说:“现在农资一个劲地涨价,棉价如果低于每斤4元,农民就没什么赚头。虽然去年国家实施棉花托市收购价,棉种每亩补贴15元,但仍难以提高农民种棉积极性。”
在代庄村走访,记者看到不少农户家里堆放着大小不一的棉花垛。李茂山的5000斤籽棉还堆放在家里。按现在市场价格计算,若卖完棉花,没挣没赔,白忙活一年。为此,老伴埋怨他:“村里每亩地的流转费还600多元,要是把地包出去,出去打个零工,一年多挣个1万元多不成问题,种啥棉花呢?”
中小棉纺织企业遇“寒冬”
“去年我厂一直给5家棉纺企业提供每月各300吨的皮棉,而现在一个企业一年也要不了300吨。”临清天成棉花加工厂长期给临清一些中小型棉纺织企业提供皮棉,厂长于雪峰明显感觉到今年中小棉纺织企业用棉需求大大下降。
临清纺织办工会主席韩卫东说,从影响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原料皮棉来看,价格从去年的24700元/吨一路下滑至目前的18500元/吨;国内外皮棉差价,从去年九月份的1000元/吨扩大到目前的将近5000元/吨,国内价格高于国外。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低价棉对国内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去年棉价暴涨时,不少上游加工企业都参与了囤棉,助长了棉价上涨。今年3月下旬以来,由于国家信贷政策趋紧、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等因素综合作用,市场炒作的风潮渐退,棉价持续下跌,加之市场买涨杀跌,下游企业由于害怕棉价继续回落而不敢购进棉纱、坯布,持单观望,等待棉价企稳。另一方面,弱势的下游纺织企业接单较为谨慎。对棉花后市的不确定性预期,使得整个纺织链条的企业如履薄冰。
“现在有的企业利润尚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有国家的配额,可以进口低价棉花。”临清纺织办的韩卫东介绍说,但中国棉纺织业已经‘两头在外’,棉花40%进口,产品30%出口。若棉花再过多地依赖进口,就会受制于人,容易被人‘卡脖子’。但农民种棉花确实不划算,比较效益低,农民弃棉种粮种经济作物又无可厚非。若一味提高棉价,纺织业还难以消化。
来自基层的经验和建议
与许多同行不同,在临清三和纺织集团,订单已经排到3个月以后。该公司的秘诀之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确保坯布质量的情况下,每米坯布成本降低0.1元;投资4.5亿元,从德国、比利时购进世界一流设备,新上“气流纺和高档色织布”技改项目,7月底该项目投产,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0亿元。
临清市棉花办、纺织办的同志认为:一方面应该加大对棉农的财政支持补贴力度,建立“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制度”。“种粮,国家一亩地能补贴125元,再加上今年5元的农药补贴,共130元。而种棉花仅15元补贴。”如果加大种棉补贴力度,农民种棉划算,种棉热情自然提高。
另一方面推广高产创建经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临清金赫庄镇和松林镇有2万亩的棉花高产试验田,亩产均高出90斤左右。同时加强技术服务,种植棉花新品种,通过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组织专家编印科学种棉技术手册,指导群众按操作规程组织生产。还应提高种棉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水平,引导棉农成立合作社,统防统治病虫害。
他们建议今后国家发放棉花进口配额时,对产业集群有所倾斜,由于产业集群内纺织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绝大部分不具备争取配额的资格。而集群整体产业规模较大,棉花需求缺口较大,建议改变以往只针对企业发放棉花配额的办法,适当增加对纺织产业集群的配额发放。
再者,加大对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对淘汰落后产能,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的纺织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项目,促使企业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另外,放开棉花市场,减少棉花流通环节,给棉农实行直补,尽快使棉花价格、质量标准、营销方式与国际市场接轨。
来源: 大众日报
相关资讯
- 202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936亿美元,12月恢复正增长
- 纺织企业降低“碳排放”,尤尼吉可、帝人、东洋纺等这些日本企业的经验可以借鉴
- 纺织企业降低“碳排放”,尤尼吉可、帝人、东洋纺等这些日本企业的经验可以借鉴
- 意大利纺织机械:2023年第二季度订单量确认下降
- 三大因素导致我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压力增加
- 百花齐放,创意升级,解锁中国流行面料的多面风格!
- 2022针织出口再创新高,今年国内市场有望较快增长
- 葡萄牙制造业出口增加,但出口商对前景存忧
- 中欧企业对双边经贸合作前景表示乐观
- 菲律宾经济保持向好态势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国—瑞士自贸协定升级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国—瑞士自贸协定升级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资讯排行
- 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纺织服装周刊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希望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强盛-纺织服装周刊
- 世界布商大会
- 质领2025企业谈|新乡化纤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向“新”求“质”,逐梦白鹭新篇-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新华社刊发:“老”纺织“新”力量
- 武汉时装周之今日非遗,变化中的新生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视觉焦点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领导调研盛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向“新”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世界布商大会
- 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启升:为美好生活创新
- 202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大盘点——十大新闻事件-纺织服装周刊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